近期,国内一大批4A级和5A级景区已经确定将涨价,还有许多景区准备涨价。自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“三年不涨价”后,每到“解禁年”许多景区便“迫不及待”开始涨价。目前已经有多家景区宣布,将在2015年底上调景区门票价格。
上海东方明珠(600832,
股吧)塔景区近日表示,将于2016年3月1日调价,从原本的220元(含太空舱)上调至240元;湖北利川大水井景区(4A级)近期也发布公告称,该景区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已于4月28日召开并得到物价部门批准,门票价格由50元/人次调整为65元/人次,自2016年1月4日起执行。
国家旅游局景区主管部门负责人、规划财务司司长彭德成表示,国家旅游局不赞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,这不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,根本上也不利于景区持续健康发展。
相比于如何遏制价格上涨而言,解决控制景区门票价格的认识问题才是当务之急。虽然门票的过高,会严重影响旅游热情,而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模式,最终也会影响到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。但很显然的是,在短视的利益的驱动下,各地景区营运模式正陷入“涨价——受影响——再涨价”的恶性循环中。自然,对于当然愈演愈烈的涨价风潮,如果不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控制措施,只是停留在倡议和鼓励的地步,靠景区的自觉和良心作为支撑,何尝不是监管孱弱的讽喻?